2. 青岛市中医医院;
3.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
4. 青岛大学医学部本科教学办公室
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的“五术”医学人才[1-3]。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制订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明确了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临床能力领域的14项基本要求[4]。在如何培养医学生临床胜任力方面,国内外许多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14]。而当前临床教师和医学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对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评价,因此,推进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2, 15-16]。自2005年至今,我们尝试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临床胜任力考核,将其成绩作为毕业成绩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比较规范化的OSCE[17-20]。本研究旨在分析与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OSCE方法,为进一步完善OSCE和开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参加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OSCE的考官(教师)26名,男性12名,女性14名,年龄38~47岁,职称均为副教授及以上,所从事的专业主要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医学影像学等。考前对每位考官(教师)进行严格的16学时的培训。2014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399名,男性154名,女性245名,年龄22~25岁。考前采用集体指导的方式对每位医学生OSCE考核进行3学时的指导。
1.2 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3种OSCE的特点,并于2019年考核后,向2014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和考官(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医学生和考官(教师)对OSCE的认识。
2 结果 2.1 不同阶段OSCE分析2005—2019年,OSCE共经历了2005—2011年初始阶段、2012—2017年发展阶段、2018—2019年基本成熟阶段等3个不同的阶段,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的OSCE方法,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胜任力考核[17, 19, 21]。见表 1~3。3个不同阶段OSCE比较见表 4。从表 1~4中可以看出,OSCE考站设置越来越多,考核内容越来越全面,考核时间越来越长,评分标准越来越严格,对考官(教师)的培训越来越规范,且逐渐增加了对医学生有关OSCE的指导,但3个阶段OSCE方法均缺乏考核后的反馈环节。
表 1 2005—2011年初始阶段OSCE考核项目与要求 |
![]() |
表 2 2012—2017年发展阶段OSCE考核项目与要求 |
![]() |
表 3 2018—2019年基本成熟阶段OSCE考核项目与要求 |
![]() |
表 4 3个阶段OSCE比较 |
![]() |
考核结束后向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99份,回收399份,回收率为100%,合格问卷为392份,合格率为98.2%。90%以上医学生认为OSCE优于传统的考核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充分反映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有必要继续开展OSCE。但有15.8%的医学生认为OSCE不能充分反映职业态度和医学人文素养。74.4%的医学生认为OSCE站点多、难度大、考核时间长,但可以接受。见表 5。
表 5 399名医学生对OSCE的评价(例(χ/%)) |
![]() |
考核结束后向考官(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6份,回收26份,回收率为100%,合格率为100%。96%以上的考官(教师)认为OSCE优于传统的考核方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充分反映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有必要继续开展OSCE。但23.1%的考官(教师)认为OSCE不能充分反映职业态度和医学人文素养,11.5%的考官(教师)认为OSCE站点多、难度大、时间长。96%以上的考官(教师)认为考前应对医学生进行指导,且考核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反馈。虽然88.5%的考官(教师)掌握了OSCE考核方法与技巧,但所有考官(教师)均认为仍需加强OSCE培训。见表 6。
表 6 26名考官(教师)对OSCE的评价(例(χ/%)) |
![]() |
强化临床教学过程管理,加快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考试评价改革,是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的基本措施之一[2]。OSCE、微型临床评估演练(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OPS)等考核与评价方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主要方法[4]。OSCE是一种多站式临床考试,是在模拟临床真实环境下考核与评价临床胜任力的方法,常用于本科生和毕业后阶段的高利害终结性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教育阶段、不同专业和世界不同地区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临床胜任力的考核与评价[21-27]。
自2005年以来,我们逐渐建立了站点设置比较合理、形式比较规范、考核过程比较严格、考核范围比较广泛的OSCE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临床胜任力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无论是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还是基本成熟阶段的OSCE,都缺乏考核后对医学生的反馈环节,提示OSCE设计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本研究中,96%以上的考官(教师)认为考核前要对医学生进行指导,考核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因为提供反馈是教师(考官)在促进医学生学习方面所能做的最有价值的工作,也是有效学习的4个关键原则之一[22]。因此,在完善OSCE过程中要增加反馈环节,无论是书面反馈、视频反馈,还是集体反馈、个体反馈,都能使OSCE更加完善与有效[28-3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考官(教师)和医学生认为OSCE优于传统的考核方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充分反映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有必要继续开展OSCE考核。提示OSCE是一种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的临床胜任力考核方法。虽然OSCE站点设置越多,其效果越可靠,但其花费的时间也越长,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多[32]。尽管如此,OSCE还是具有改善医学生临床学习的总体表现、增加医学生在临床胜任力方面的信心,以及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水平和激发其临床教学热情等作用[33-35]。
本文结果还显示,74.4%的医学生认为OSCE站点多、难度大、考核时间长,但可以接受,且各站点考核时间充足,能够适应OSCE,这与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19],可能与当时的考站少、题量小、难度低有关。还有11.5%的考官(教师)认为OSCE站点多、难度大,这的确是OSCE的特点,即站点越多,难度越大,考核结果则越可靠[36]。但有20%左右的考官(教师)和医学生认为OSCE不能充分反映职业态度和医学人文素养,这可能与标准化病人(SP)站点过少而模拟人站点过多有关,也与考官(教师)、医学生对职业态度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不同以及考核方法单一有关。评价职业态度和医学人文素养,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评价工具[22]。我们可以联合采用Mini-CEX、DOPS、360°反馈评价、责任指数(CI)、医师职业精神迷你测试(P-MEX)等方法[37-39],来评价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
本文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考官(教师)掌握了OSCE考核方法与技巧,但所有考官(教师)还迫切需要OSCE培训,提示目前考官(教师)还不完全掌握OSCE考核方法与技巧。因为考官(教师)在考试前、考试期间和考试后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加强考官(教师)培训也是有效开展OSCE的重点工作之一。
总之,OSCE是一种有效的考核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考站设计、增加考核后的反馈环节以及强化考官(教师)培训,以更好地发挥OSCE的作用。
[1] |
柏杨, 黄继东, 孙鹏, 等. 适应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 34(4): 498-499, 533. 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4.04.006 |
[2]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Z/OL]. 2020-09-17.
|
[3] |
朱庆双, 张建, 贾建国, 等.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 医学教育管理, 2016, 2(1): 332-339. |
[4] |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 中国本科医学教学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
[5] |
李荣梅, 孙慧哲, 李继, 等.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思考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5): 514-515. 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2.05.022 |
[6] |
黄继东, 樊宏孝, 翟羽. 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 12(5): 499-502. 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3.05.020 |
[7] |
刘成玉, 王元松, 李云芳, 等.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下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 16(3): 303-306. 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7.03.022 |
[8] |
谷雪明, 尹剑, 张旭, 等. 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 16(6): 546-550. 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7.06.002 |
[9] |
史宏涛, 刘达瑾, 段丽琴, 等. 基于问题学习结合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5): 353-356. 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05.008 |
[10] |
王元松, 杨永洁, 张代军, 等.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创新与实践[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6(1): 112-115. |
[11] |
OWENS D R, MEDALLA C M, BROWN K N, et al. Problem-solv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Persisting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a premature infant[J].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ition, 2021, 106(4): 239-243. |
[12] |
CHAOU C H, YU S R, CHANG Y C, et al. The evolu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eparedness for clinical practi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of gradu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the undergraduate to postgraduate periods[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1, 21(1): 260. DOI:10.1186/s12909-021-02679-8 |
[13] |
HAWKINS N, YOUNAN H C, FYFE M, et al. Exploring why medical students still feel underprepar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n authentic on-call simulation[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1, 21(1): 165. DOI:10.1186/s12909-021-02605-y |
[14] |
王元松, 刘成玉. 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12): 131-133. DOI:10.3969/j.issn.1006-7167.2009.12.041 |
[15] |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Z/OL]. 2018-09-17.
|
[16]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Z/OL]. 2017-07-03.
|
[17] |
刘成玉, 王岩青, 叶志宏.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结果与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 45(1): 73-75, 82. DOI:10.3969/j.issn.1672-4488.2009.01.030 |
[18] |
刘成玉, 李云芳, 王元松, 等. 以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 49(5): 461-464. |
[19] |
李云芳, 王元松, 姚珊珊, 等.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 51(5): 614-616. |
[20] |
刘成玉, 沈建箴, 王元松. 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与评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
[21] |
刘成玉, 马新衡, 王晶, 等. 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7(3): 455-458. |
[22] |
HARDEN RM, LILLEY P, PATRICIO M.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OSCE: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as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M]. New York: Elsevier Ltd, 2016.
|
[23] |
MÖLTNER A, LEHMANN M, WACHTER C, et al.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practical skills with peer-assessors: quality features of an OSCE in general medicine at the Heidelberg Medical Faculty[J]. GMS Journal for Medical Education, 2020, 37(4): Doc42. |
[24] |
WALSH E, FOLEY T, SINNOTT C, et al. Developing and piloting a resource for training assessors in use of the Mini-CEX (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J]. Education for Primary Care, 2017, 28(4): 243-245. |
[25] |
姚隆, 李华, 曾闽榕, 等. 基于器官系统的OSCE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19(4): 458-462. |
[26] |
姚晨姣, 姜艳红, 吴健珍, 等. 医学教育不同阶段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分析与启示[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 8(4): 8-13. |
[27] |
马新衡, 王晶, 杨永洁, 等. 基于医教协同的临床教学同质化的探索与实践[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7(5): 769-772. |
[28] |
STERZ J, LINBEN S, STEFANESCU M C,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written structured feedback into a surgical OSCE[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1, 21(1): 192. |
[29] |
NGIM C F, FULLERTON P D, RATNASINGAM V, et al. Feedback after OSCE: a comparison of face to face versus an enhanced written feedback[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1, 21(1): 180. |
[30] |
MITCHELL O, COTTON N, LEEDHAM-GREEN K, et al. Video-assisted reflection: improving OSCE feedback[J]. The Clinical Teacher, 2021, 18(4): 409-416. |
[31] |
WONG W Y A, ROBERTS C, THISTLETHWAITE J. Impact of structured feedback on examiner judgements i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 (OSCEs) using generalisability theory[J].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 2020, 6(2): 271-281. |
[32] |
王维民主译. 医学教师必读——实用教学指导[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9.
|
[33] |
PANDYA K, LEVENE T, SHETYE P. Response to: "Gaining an advantage by sitting an OSCE after your peers: a retrospective study"[J]. Medical Teacher, 2018, 40(11): 1193-1194. |
[34] |
COETZEE K, MONTEIRO S. DRIFT happens, sometimes: examining time based rater variance in a high-stakes OSCE[J]. Medical Teacher, 2019, 41(7): 819-823. |
[35] |
BDAIR I A A, ABUZAINEH H F, BURQAN H M R, et 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in nursing educ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en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9, 3(2): 270-274. |
[36] |
ROSHAL J A, CHEFITZ D, TERREGINO C A, et al. Comparison of self and simulated patient assessments of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CS) dur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 (OSCE)[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1, 21(1): 107. |
[37] |
曾月, 侯悦, 巩尊磊, 等. 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方法及工具的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11): 35-36, 103. |
[38] |
王元松, 王红巧, 周缜, 等. 临床技能学教学实践中Mini-CEX评价的效果[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7(4): 613-616. |
[39] |
刘成玉, 刘兆刚, 周缜, 等. 诊断教学实践中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评价效果分析[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1, 9(3): 155-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