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Vol. 55 Issue (5): 607-610, 613   DOI: 10.11712/jms201905025
0

基金项目

青岛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5-WJZD104)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王春霞, 王立钢, 马晓佳, 等. 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5(5): 607-610, 613.   DOI: 10.11712/jms201905025
[复制中文]
WANG Chunxia, WANG Ligang, MA Xiaojia, et al.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EOPLE AGED 18 AND OVER IN QINGDAO, CHINA[J].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2019, 55(5): 607-610, 613.   DOI: 10.11712/jms201905025
[复制英文]

作者简介

王春霞(1965-),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马晓佳(1987-),男,硕士,主治医师。E-mail: maxiaojia01@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3-04
修订日期:2019-05-15
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王春霞 , 王立钢 , 马晓佳 , 孙忠国 , 殷松 , 黄嵘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山东 青岛 266034
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18岁居民5 410人,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生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筛查阳性者、因躯体疾病原因无法回答者、近1年因躯体疾病住院治疗者、因精神疾病无法完成筛查者和随机抽取的10%筛查阴性者进行诊断。结果 完成有效调查5 381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6.17%(95%CI=15.19%~17.15%),男性患病率(19.10%)高于女性(14.12%),农村患病率(18.47%)高于城镇(15.86%),差异均有显著性(χ2=92.25、12.34,P<0.01)。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物质使用障碍(5.84%)、心境障碍(4.57%)、焦虑障碍(4.11%)、精神病性障碍(0.82%)、器质性精神障碍(0.72%)和其他精神障碍(0.09%)。常见的特定精神障碍前3位依次为乙醇使用障碍(5.81%)、心境恶劣障碍(2.02%)和重性抑郁障碍(1.95%)。结论 精神卫生问题,特别是乙醇使用障碍、心境恶劣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已成为青岛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    患病率    青岛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EOPLE AGED 18 AND OVER IN QINGDAO, CHINA
WANG Chunxia , WANG Ligang , MA Xiaojia , SUN Zhongguo , YIN Song , HUANG R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Prevention, Qingdao Mental Health Center, Qingdao 266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eople aged 18 and over in Qingdao, China. Methods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randomly select 5 410 residents aged ≥18 years in Qingdao, and the subjects were screened with an expanded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 (GHQ-12) by psychiatric nurses. After that, the America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 was used by the psychiatrists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is of the screen-positive subjects, those who could not respond due to physical illnesses, those who had been hospitalized for physical illness in the past year, those who could not be screened for mental illness, and 10% randomly selected screen-negative subjects. Results A total of 5 381 valid survey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The adjusted overal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was 16.17% (95% confidence interval=15.19%-17.15%), male prevalence (19.10%) was higher than female prevalence (14.12%) (χ2=92.25, P < 0.01), and the prevalence in rural areas (18.4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areas (15.86%) (χ2=12.34, P < 0.01). The most prevalent typ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descending order were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5.84%), mood disorders (4.57%), anxiety disorders (4.11%), psychotic disorders (0.82%), organic disorders (0.72%), and other disorders (0.09%). The three most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were alcohol use disorder (5.81%), dysthymic disorder (2.02%),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95%). Conclusion Mental disorders, especially alcohol use disorder, dysthymic disorde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anxiety disorder, have been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Qingdao.
Key words: mental disorders    epidemiologic studies    prevalence    Qingdao    

我国先后于1982年、1993年[1]、2004年[2]和2013年[3]进行了4次全国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我国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国家制定精神卫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而青岛市曾于1985年、1995年和2005年开展了3次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1.7%、2.2%和21.96%)[4],掌握了全市精神障碍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青岛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竞争增强与生活节奏加快,精神障碍的种类、特点、数量、患病率发生了明显变化[5]。为掌握青岛市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我们于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中开展了第4次全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本文旨在探讨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山东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统一部署,本次调查对象为在青岛市当地居住6个月以上,且年龄≥18岁的中国公民。根据文献资料,假定青岛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3.5%,设定第一类错误α=0.05,允许误差δ=0.01,计算出调查样本量为4 490人。按20%扩大样本量,将调查样本量设定为5 400人。

1.2 调查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6],随机抽取李沧区、城阳区、崂山区、平度市和莱西市5个县(区)作为调查现场,用随机数字表从抽取的5个县(区)所辖全部乡镇/街道中随机抽取9个,再从随机抽取的9个乡镇/街道各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于每个村(居委会)所有住户中随机抽取有18岁及以上居民户300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

1.2.2 现场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两阶段调查法,分别为量表筛查和精神障碍诊断。在获得调查对象的书面知情同意后,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7]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师对筛查阳性者、因躯体疾病原因无法完成筛查者、近1年因躯体疾病住院治疗者、因精神疾病无法完成筛查者和随机抽取的10%筛查阴性者(研究号末位为1者),采用国际通用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8]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应用《DSM-Ⅳ-TR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9]进行诊断访谈。

1.2.3 质量控制

参与入户调查的调查员均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山东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并通过了现场测试和一致性测验。现场调查全程录音,由省、市两级调查组进行质量控制。GHQ-12调查前1个月抽取10%进行重测,1个月后随机抽取2%进行重测,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227人完成独立的GHQ-12盲法重测,重测相关系数为0.92。SCID-I/P前2周全部进行重测,2周后随机抽取2%进行重测,共有179人完成SCID-I/P重测,精神障碍诊断类别一致性Kappa值为0.89~0.99。

1.3 统计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首先按照诊断计算粗患病率,然后根据抽样框架(青岛市727万≥18岁人群)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对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进行标准化。计数资料以人数和百分率表示,性别、城乡间患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18岁居民5 410人,其中拒绝或无法完成筛查者29人。有效样本5 381人,男性2 209人(41.05%),女性3 172人(58.95%);年龄18~99岁,平均年龄为(56.42±14.05)岁;城市3 007人(55.88%),农村2 374人(44.12%);受教育程度:文盲578人,小学1 676人,初中1 674人,中专或高中820人,大专或本科602人,硕士31人;婚姻状况:未婚393人,现婚或同居4 421人,丧偶492人,离婚或分居75人;职业:农民2 555人,工人816人,技术人员或行政干部510人,个体户或临时工320人,学生47人,无业或失业377人,退休或其他职业756人。

2.2 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根据GHQ-12总分,5 381人中高危1 242人、中危161人、低危3 978人,相应完成SCID-I/P者分别为1 221、145和341人。本次调查共诊断出各类精神障碍病人982例,经过标准化后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6.17%。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物质使用障碍(5.84%)、心境障碍(4.57%)、焦虑障碍(4.11%)、精神病性障碍(0.82%)、器质性障碍(0.72%)、其他精神障碍(0.09%)。常见的特定精神障碍前3位分别为乙醇使用障碍(5.81%)、心境恶劣障碍(2.02%)和重型抑郁障碍(1.95%)。见表 1

表 1 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2.3 性别与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关系

男性居民精神障碍患病率(19.10%)高于女性居民(1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5,P<0.01)。针对患病率前10位的具体疾病,男性重性抑郁障碍、未特定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女性(χ2=3.86~5.94,P<0.05),但乙醇使用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404.47,P<0.01)。见表 2

表 2 青岛市≥18岁人群中前10位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性别分布(χ/%)
2.4 城乡与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关系

农村居民精神障碍患病率(18.47%)高于城镇居民(1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1)。针对患病率前10位的具体疾病,城镇居民未特定焦虑障碍、痴呆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01,P<0.05);而农村居民乙醇使用障碍以及心境恶劣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5.73,P<0.05)。见表 3

表 3 青岛市≥18岁人群中前10位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城乡分布(χ/%)
3 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6.17%,低于青岛市2005年的调查结果(21.96%)[4]以及山东省2005年的调查结果(19.48%)[10],与潍坊市2015年的调查结果(17.81%)[11]和莱芜市2015年的调查结果(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6.45%)[12]接近,明显高于1982年和1993年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各调查结果间差异的原因,除不同地区、时间、人群的文化及生物遗传学易感性外,可能还与本次研究抽样人群构成有关,本次抽样调查样本女性人数多,男性/女性=0.69,偏离了青岛市2005年、山东省2005年调查抽样的比例,也偏离了青岛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比例。

据相关文献报道,过量饮酒可增加疾病和伤害的发生、伤残和死亡风险,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我国青少年饮酒呈现出普遍化、低龄化和饮酒程度加重的趋势,过量饮酒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本研究中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为5.84%,高于其他类精神障碍,具体疾病中乙醇使用障碍患病率为5.81%,明显高于2015年辽宁省(2.86%)[14]和2016年临沂市(2.04%)[15]的结果,与2015年潍坊市(5.66%)[11]的调查结果相接近。过度饮酒已成为青岛市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农村、男性等高危人群进行乙醇使用障碍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心境障碍(4.57%)和焦虑障碍(4.11%)的患病率较高,但均低于青岛市2005年精神障碍调查的结果。究其原因,可能与当前城市人口基数较10年前大幅增加,政府越来越重视市民心理健康,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手段日趋丰富,以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等有关。

精神障碍在男女人群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性。虽然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未特定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的物质使用障碍(尤其是乙醇使用障碍)则明显高于女性,所以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这与青岛市2005年的调查结果和潍坊市2015年的调查结果类似。

城镇与农村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差异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山东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之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及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差异均无显著性[10];江西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与上述报道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市农村居民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于城镇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浙江和辽宁的调查结果一致[14, 17]。全国各地城乡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城镇与农村的差异所致。我市城乡间存在较大的交叉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预测农村与城镇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差异将会逐步缩小。

综上所述,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乙醇使用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已成为青岛市严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故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病人的服务与管理,是青岛市未来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抽取的样本中女性人群占比高,但统计分析时已根据实际的人口构成对患病率进行了调整;未掌握精神障碍共病相关数据[18-19]。总体来说,本研究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青岛市精神障碍的基本情况,可以为未来精神卫生规划的制定与评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维熙, 沈渔邨, 李淑然. 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 31(2): 69-71. DOI:10.3760/j:issn:1006-7884.1998.02.002
[2]
PHILLIPS M R, ZHANG J X, SHI Q C, et al.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J]. Lancet, 2009, 373(9680): 2041-2053. DOI:10.1016/S0140-6736(09)60660-7
[3]
HUANG Yueqin, WANG Yu, WANG Hong,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 211-224. DOI:10.1016/S2215-0366(18)30511-X
[4]
逄淑涛, 王冠军, 孔伶俐, 等. 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3): 175-18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3003
[5]
黄悦勤. 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和挑战[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9): 5-9.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1.09.002
[6]
郭秀花. 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0-36.
[7]
GOLDBERG D P, GATER R, SARTORIUS N, et al. The validity of two versions of the GHQ in the WHO study of 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health care[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97, 27(1): 191-197. DOI:10.1017/S0033291796004242
[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 DSM-Ⅳ)[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9]
李涛, 周茹英, 胡峻梅, 等. 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M]. 成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2004.
[10]
张敬悬, 卢传华, 唐济生, 等.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3): 161-167, 18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3001
[11]
葛茂宏, 高伟博, 董兰, 等. 潍坊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10): 589-593. DOI:10.3969/j.issn.1002-0152.2018.10.003
[12]
杨秀成, 何呈刚, 苏静, 等. 山东省莱芜市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 27(1): 56-58. DOI:10.3969/j.issn.1005-3220.2017.01.022
[13]
宁佩珊, 胡国清. 有害饮酒所致疾病负担的归因方法综述[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10): 1047-1051.
[14]
王哲, 孟宪锋, 任金涛, 等. 辽宁省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12): 1677-1684. DOI:10.11847/zgggws2017-33-12-02
[15]
赵娜, 田雪, 孙波, 等. 临沂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40(2): 104-109. DOI:10.3969/j.issn.1674-0947.2018.02.009
[16]
陈贺龙, 胡斌, 陈宪生, 等. 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4, 37(3): 172-175. DOI:10.3760/j:issn:1006-7884.2004.03.012
[17]
石其昌, 章健民, 徐方忠, 等. 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4): 229-236. DOI:10.3760/j:issn:0253-9624.2005.04.003
[18]
ELIE G, ZEINA N, AIMEE N, et al. 12-month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lebanon: a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J]. Lancet, 2006, 367(9515): 1000-1006. DOI:10.1016/S0140-6736(06)68427-4
[19]
王慧琴, 胡俊梅, 肖川, 等. 成都市18~34岁青年男性抑郁与酒精滥用共病的现况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7): 7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