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增加,保证高质量护理是管理者和老年人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工作满意度是个体在工作中的情绪体验,对工作满意度高的个体,不仅能保持精神上健康[1],还能保证工作质量、较高的出勤率以及留职意愿[2]。研究表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影响着护理质量[3]。了解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保持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相关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和心理一致感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5],而国内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综合性医院,缺少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并探讨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青岛市10所养老机构的153名护士进行调查。护士纳入标准:①持有护士资格证;②为老年人提供直接医疗护理的全职护士;③在本单位工作至少6个月;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因产假、病假、事假而不在岗的护士;②非本机构的进修护士。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工作年限、工作职称、聘用方式、每天工作时间。
1.2.2 工作内容问卷(JCQ)根据工作需求-控制压力模型,工作压力是由工作需求与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产生的[6]。本研究采用KARASEK等[7]根据工作需求-控制模型编制、LI等[8]修订的简体中文版JCQ,选取其中两个亚量表: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量表。工作需求指工作中引起心理压力的因素,涉及工作量、时间压力、角色冲突等5个条目;工作控制则是通过学习新知识、技能多样性、发挥创造性以及自主决策测量个体工作自主性的程度[9],共有9个条目。各量表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同意,4=非常同意。通过计算工作需求均分与工作控制均分的比值,评估工作压力。比值>1,表示个体处于高压状态[10]。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69、0.71。
1.2.3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采用包蕾萍等[11]修订的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包括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3个维度,共13项。每个项目以1~7 Likert量表评分,范围从“1=从不”到“7=总是”,总分为13~91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该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8。
1.2.4 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中文版的MSQ[12]包含两个维度: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包括12个条目,评价个体对工作内容本身的满意程度;外在满意度包括8个条目,指对收入、晋升机会和管理等与工作内容无关的满意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不确定,4分=满意,5分=非常满意,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8。
1.3 调查方法由5名护理专业研究生负责发放、回收问卷。在正式调查前对研究生进行专门培训,并与机构负责人联系,征求同意;正式调查时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并向其解释研究的目的、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 ± s形式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及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1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84.5%。153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 < 30岁86人,30~40岁50人,>40岁17人;文化程度:中专11人,大专93人,本科49人;婚姻状况:未婚80人,已婚73人;工作年限:< 5年82人,5~10年52人,>10年19人;月平均收入:< 3 500元62人,3 500~4 500元49人,>4 500元42人;每天工作时间:≤8 h有43人,9~12 h有100人,>12 h有10人;工作职称:护士80人,护师54人,主管护师及以上19人;聘用方式:编制36人,合同117人。
2.2 工作满意度调查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评分为(53.96±9.01)分,内在满意度均分(32.63±5.22)分,外在满意度评分(21.40±4.91)分。不同年龄、职称、每天工作时间、婚姻状况以及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67~8.41,t=-4.20、3.54,P<0.05)。不同教育水平、平均月收入以及聘用方式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不同特征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n=153) |
![]() |
养老机构护士工作需求总分为(34.86±5.10)分,各条目均分为(6.97±1.02)分;工作控制总分为(53.20±7.22)分,各条目均分为(5.91± 0.80)分;工作压力评分为(1.21±0.27)分。
2.4 心理一致感调查养老机构护士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7.00±11.38)分,各维度评分:可理解感为(22.44±4.77)分,可控制感为(18.36±4.29)分,意义感为(16.25±3.79)分。
2.5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及心理一致感相关性养老机构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0.547,P<0.01),其中工作满意度与工作需求呈负相关(r=-0.332,P<0.01),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控制呈正相关(r=0.495, P<0.01);工作满意度与心理一致感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r=0.406~0.483, P<0.01)。见表 2。
表 2 养老机构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一致感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r) |
![]() |
以工作满意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每天工作时间、工作职称、工作压力2个因子(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及心理一致感3个因子(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 3。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需求、工作控制、意义感进入回归方程,共同解释工作满意度总变异的43.0%。见表 4。
表 3 自变量赋值表 |
![]() |
表 4 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153) |
![]() |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为(53.96±9.01)分,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张先翠等[13]的研究结果,说明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尚有提升的空间。进一步对各条目分数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护士对职业道德方面最为满意,与高峰等[14]的调查结果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医院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护士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疲于应对,当出现道德困境时,护士的满意度会受到影响;而养老机构的工作环境相对简单,氛围相对轻松,护士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包括领导支持和同事支持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15]。此外,本文养老机构护士对于报酬、晋升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与李颖堃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我国养老事业起步晚,养老护理服务尚在摸索阶段,养老机构内护士的晋升机制可能还未成熟,护士职业发展的机会较少。根据付出-回报失衡模式[17],护士认为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就会对工作产生不满[18]。这提示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工作感受,并积极引导护士对工作的正向情绪。
3.2 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婚姻状况本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对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影响,即已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评分较未婚护士更高,与高燕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未婚护士年龄普遍偏低,工作时间较短,对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年人进行重复的基础护理,易造成精神倦怠;而已婚护士由于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调节压力[20]。因此,管理者应提供支持性资源,引导并帮助护士调节心理健康。
3.2.2 工作压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工作需求/工作控制)评分为(1.21±0.27)分,>1,说明养老机构护士存在工作压力,与王晴晴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工作需求评分高者,其工作满意度水平低;而工作控制水平高者,其工作满意度水平高,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 22]。当个体对工作的控制不足以应对工作的高需求时,将对工作产生不满[6]。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需求与工作控制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护士是推动养老护理服务发展的重要角色[23],养老机构的护士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还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问题[24],而这些工作对护士专业素养要求使其感到角色负荷[25]。目前护士人力资源不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仅通过减少护士的工作需求来提高满意度显然难以实现。因此,管理者通过授权赋能使护士充分利用技能和决策权,提高护士的工作控制水平[26-27],促进积极的工作表现[19]。我们可以从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两方面考虑给予相应措施。有研究提出,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干预护士留职,包括入职培训、使用高效的信息系统、给予技能使用和决策的权利,加强医护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作控制[28]。
3.2.3 心理一致感心理一致感是反映个体感知应激事件后,调动资源应对应激事件并投入的过程[29],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3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护士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7.00±11.38)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张先翠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养老机构的护士在面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时能够识别并调动足够的资源并充分利用。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心理一致感评分高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也高。心理一致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意义感,使个体认为应激事件值得自己去应对,并且自己的处理是正确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义感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与ANDO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养老机构工作的护士能够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中,当护士对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护理并且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时,护士会发现工作的意义,自我价值也得到升华。有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工作能促进个体成长并提高工作满意度[1]。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除婚姻状况外,工作满意度还受工作需求、工作控制以及意义感的影响。提示管理者在关注未婚护士的心理状态的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改进。①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护士薪酬;提供培训机会,建立晋升机制,鼓励专业发展。②进行科学地工作再设计,减轻护士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控制,从而降低护士工作压力。③利用心理一致感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向作用,提高心理一致感尤其是有意义感的水平,引导护士理解老年护理工作、认同老年护理的价值,从而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1] |
ALLAN B A, DEXTER C, KINSEY R, et al. Meaningful work and mental health: job satisfaction as a moderator[J].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bingdon, England), 2018, 27(1): 38-44. DOI:10.1080/09638237.2016.1244718 |
[2] |
ROY A, TRUDY VAN DER WEIJDEN, DE VRIES N. Relationships of work characteristics to job satisfaction, turnover intention, and burnout among doctors in the district public-private mixed health system of Bangladesh[J].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7, 17(1): 421-431. DOI:10.1186/s12913-017-2369-y |
[3] |
BAI J B. Does job satisfaction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y work environment and care quality?[J].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16, 21(1): 18-27. |
[4] |
任雅欣, 周英, 黄美凌, 等. 1 259名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2): 86-88, 100. |
[5] |
ANDO M, KAWANO M. Relationships among moral distress, sense of coherence, and job satisfaction[J]. Nursing Ethics, 2018, 25(5): 571-579. DOI:10.1177/0969733016660882 |
[6] |
KARASEK R A. Job demands, job decision latitude, and mental strain: implications for job redesig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9, 24(2): 285-308. DOI:10.2307/2392498 |
[7] |
KARASEK R, BRISSON C, KAWAKAMI N, et al. The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 (JCQ): an instrument for internationally comparative assessments of psychosocial job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998, 3(4): 322-355. DOI:10.1037/1076-8998.3.4.322 |
[8] |
LI J, YANG W J, LIU P, et 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version of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a study in university hospitals[J]. Industrial Health, 2004, 42(2): 260-267. DOI:10.2486/indhealth.42.260 |
[9] |
FAN L B, BLUMENTHAL J A, WATKINS L L, et al. Work and home stress: association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J]. Occupational Medicine-Oxford, 2015, 65(2): 110-116. DOI:10.1093/occmed/kqu181 |
[10] |
GARBARINO S, CUOMO G, CHIORRI C, et al. Association of work-related stres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a special police force unit[J]. BMJ Open, 2013, 3(7): 002791-002802. |
[11] |
包蕾萍, 刘俊升, 周颖.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的信、效度初步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5): 299-301. 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6.05.007 |
[12] |
菲尔德. 工作评价:组织诊断与研究实用量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12-14.
|
[13] |
张先翠, 康建会, 奚卫珍, 等. 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 应对方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14): 1098-1101.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14.014 |
[14] |
高峰, 刘芬, 刘珊珊, 等. 护士道德困境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6): 49-51. DOI:10.3870/hlxzz.2014.06.049 |
[15] |
NEGUSSIE N, KAUR G. The effect of job Demand-Control-Social support model on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in specialized teaching hospitals, Ethiopia[J]. Ethiopian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2016, 26(4): 311-320. DOI:10.4314/ejhs.v26i4.3 |
[16] |
李颖堃, 王志稳, 刘辉, 等. 北京市养老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6): 58-60. |
[17] |
刘克英, 邓世红, 张霄枭. 临床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5): 311-312. |
[18] |
SATOH M, WATANABE I, ASAKURA K.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mediate effort-reward imbalance and the intention to continue nursing[J]. Japan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JJNS, 2017, 14(1): 49-60. DOI:10.1111/jjns.12135 |
[19] |
高燕, 高菊荣, 曾娟, 等. 核心自我评价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 护理研究, 2017, 31(6): 690-692.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06.014 |
[20] |
王洪智, 杨丽华, 史金玉, 等.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32(9): 25-27, 71. |
[21] |
王晴晴, 王妍, 徐永芳, 等. 老年护理专业毕业生养老机构工作真实体验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11): 1482-1485.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7.11.009 |
[22] |
GILES M, PARKER V, MITCHELL R, et al. How do nurse consultant job characteristics impact on job satisfaction?An Australian quantitative study[J]. BMC Nursing, 2017, 16(1): 51-60. DOI:10.1186/s12912-017-0246-y |
[23] |
刘文红, 彭嘉琳. 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8): 1023-1024. |
[24] |
高小芬, 于卫华. 医养结合老年科护士情绪劳动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2): 220-224. |
[25] |
SCHNEIDER D, WINTER V, SCHREYÖGG J. Job demands, job resources, and behavior in times of sickness: an analysis across German nursing homes[J]. 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 2017, 43(4): 338-347. |
[26] |
金英花, 史沙沙, 崔文香. 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对临床护士自我效能及工作控制感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1): 104-107.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1.026 |
[27] |
胡凯利, 汪晖, 官小莉, 等. 护士授权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20): 104-108.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6.20.104 |
[28] |
LO W Y, CHIEN L Y, HWANG F M, et al. From job stress to intention to leave among hospital nurses: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7, 74(3): 677-688. |
[29] |
奚桃, 张仲明, 肖钟萍, 等. 国内外心理一致感研究现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1): 151-155. |
[30] |
石荣光, 李冬梅, 夏季芳, 等. 护士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4): 510-513. |